
行业资讯 | 技术交流 | 企业风采 | 供需对接
5月15日,市委主要领导前往江津区、永川区调研并主持召开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上,明确提出了“两区一极”功能定位,即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增长极。
各种迹象表明,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从政策信号变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足以说明渝西地区之于新重庆建设的重要性。
为什么重要呢?
袁家军书记指出,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的重大战略抓手,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新空间。在这次调研及座谈会中,袁家军书记对渝西地区作出了“两区、一极”的战略定位。“两区”是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渝西地区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丰富,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设备、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渝西地区还是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顶梁柱”,被称为重庆汽车产业的“天龙八部”。未来,渝西地区将向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系统、传统系统三方面发力。预计到2027年,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产值超过4000亿元。这是渝西地区的重大战略使命。这是重庆在渝西地区的大动作。对于渝西地区各区来说,应该怎样承担这个重大战略使命呢?至于具体是哪六个方面的新突破,我们接下来大致看一看。第一个“新突破”:要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聚焦多式联运,打造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网络,加快建设1小时交通圈,促进区域内互联互通。第二个“新突破”:要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做大做强创新平台,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创新人才集聚,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倍增器、放大器。第三个“新突破”:要在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扩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避免“内卷”、低水平重复建设。第四个“新突破”:要在增强城市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推动产城融合,打造城市“生活圈”,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第五个“新突破”:要在促进开放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统一谋划、整体优化,构建开放枢纽体系,优化提升枢纽功能,发展壮大枢纽经济,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门户。第六个“新突破”:要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优质、生态、高效农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强镇带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从六个“新突破”来看,渝西地区全面崛起,将是方方面面的崛起。
重庆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早已有了比较明确的信号。
在这次调研及座谈会前,2023年4月4日下午,袁家军书记主持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会议:渝西地区的规划要聚焦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建设南向开放枢纽精准发力,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共建共享,更好地与四川实现优势互补、相向而行,努力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可以这样说,渝西地区的整体规划,是重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家军书记主持召开城市规划工作专题会议以后,2023年4月7日,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召开了专题会。这次传题会议是再次深入学习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市委城市规划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对落实市委会议精神进行再研究、再细化、再落实。对于做好重庆的城市规划工作,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专题会议提出了要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专项工作。五个方面的重点专项工作里面,第二个方面的重点专项工作就是渝西地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聚焦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开展渝西地区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要素等一体化综合规划和产业空间规划,努力助推渝西地区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规划的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地落实,已经在加快推进当中。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